奥兰群岛?land位于芬兰和瑞典之间,拥有超过6500个岛屿。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它在历史上成为了军事和政治的焦点。
奥兰群岛由位于芬兰和瑞典之间一系列岛屿组成。几个世纪以来,它一直是瑞典王国的一部分。但在1809年,瑞典在拿破仑战争中战败,被迫将芬兰割让给俄国,奥兰群岛也成为俄罗斯帝国的芬兰自治大公国的附属领地。
在克里米亚战争期间,英法联军占领并摧毁了该群岛上的堡垒。根据1856年的巴黎条约,俄罗斯承诺不在群岛上设防,不维持或建立任何军事或海军机构。1917年芬兰宣布独立后,奥兰群岛的居民强烈要求与瑞典重新团聚,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罗斯却在英国和法国的默许下加强了该群岛的防御工事,引发了瑞典的震惊。
在一系列的会议和谈判之后,1921年联盟理事会批准了由英国起草的决议,确认芬兰对奥兰群岛的主权,但前提是芬兰必须授予在报告员委员会确定的领域提供进一步保障。这些的确切细节将在瑞典和芬兰的双边谈判中商定。此外,两国签署了一项《奥兰群岛非设防和中立化公约》,规定奥兰群岛应保持非军事化。
现行的自治法给予奥兰群岛在教育和文化等领域内部事务的专属立法权,任何修改都必须遵循宪法修改的特殊立法程序,并且需要奥兰群岛的同意。
但随着芬兰加入北约,奥兰群岛的非军事化地位逐渐成为芬兰国内以及国际地缘政治界的争议焦点。目前的争议聚焦于以下几点。
首先,安全保障问题。北约成员国有共同防务的承诺。因此,芬兰加入北约后,奥兰群岛建立军事设施或允许北约驻军可能会被认为违反了奥兰群岛的非军事化地位。这可能导致周边国家(特别是俄罗斯)对该地区的安全局势产生担忧。
其次,波罗的海地区的军事平衡。奥兰群岛在波罗的海地区具有战略地位,如果出现军事设施,可能会打破该地区的军事平衡,引发紧张关系。
最后,国际法和条约义务。芬兰在1921年接受了国际联盟关于奥兰群岛非军事化的裁决。因此,芬兰加入北约后,是否遵守奥兰群岛非军事化地位可能会引起国际法律和条约义务的争议。
目前随着芬兰成功加入北约,芬兰国内对奥兰群岛地位的争议也来越来强烈。主要的意见分为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不少芬兰人,特别是奥兰群岛本地居民支持维持奥兰群岛的非军事化地位。他们认为这有助于确保地区和平与稳定,同时遵守国际法和条约义务。此外,尽管芬兰加入了北约,但波罗的海地区的局势并没有发生戏剧性的变化。奥兰群岛的非军事化地位可以减轻周边国家(尤其是俄罗斯)的担忧,有助于维护波罗的海地区的军事平衡。
另一方面,有不少芬兰政治家提出有必要重新评估奥兰群岛的非军事化地位。由于俄罗斯目前的强硬态度,非军事化制约了芬兰在奥兰群岛的防御能力。他们主张修改或放宽现有的限制,以便更好地应对安全威胁,特别是芬兰加入北约之后。
Sean认为应至少暂时维持奥兰群岛非军事化地位。一字记之曰拖。如果贸贸然的改变,且不说俄罗斯会做出如何的激烈反应。奥兰群岛本地居民那关就过不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