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欧博诚信为本:市场永远在变,亚美am8旗舰厅诚信永远不变。     

礼品知识

北极日记 驶向“飞地”:新奥勒松

2025-08-29 11:57:16

  新奥勒松(Ny-Ålesund,78° 56´ N 11° 56´ E)位于斯匹兹卑尔根岛西岸,距离北极点约1000多公里,是我所踏查过的最北部的土地。

  此处再向北就是渺无人烟的北冰洋,因此,这里出现的任何人文现象,几乎都可以冠以“世界最北”。

  1920年的《斯瓦尔巴条约》,既确立了挪威对斯瓦尔巴特群岛的主权,又给予这个条约的40个协约国的公民,在遵守挪威法律的前提下以自由出入该群岛,并从事商务活动(含科研与生产经营)的权利。

  特殊的政体与特殊的气候,使这里成为北极圈内建立常年科学考察站的最好选择。于是,新奥尔松逐渐变成了北极科学考察的“小联合国”。挪威、荷兰、 德国、英国、法国、印度、意大利、日本、韩国都在这里设立了野外观测点和科考站。

  冬天,整个新奥勒松只有20-30人留守,夏天,这里的临时居民可以达到180人。

  在小镇里不时可见来自各国的考察队员,他们多数行色匆匆,相遇时往往微微一笑或者一句“Hello”。

  小镇里目前共有60栋房子。其中,东北角紧靠苔原的是中国北极黄河站,两只白色的石狮守卫在绛红色的小楼门前。

  自《斯瓦尔巴条约》在中国再度浮出水面后,政府多次派人前往斯瓦尔巴岛考察,并于2004年正式在新奥勒松建立了北极“黄河”科考站。黄河站的坐标为:北纬78.55度,东经11.56度。

  虽然这里是中国人自由出入的“飞地”,但能在北极见到祖国的科考站,还是难免一股热流涌上。

  站在威严的石狮子前,留下一张纪念照,觉得意犹未尽。决定尝试造访黄河站,为在北极工作的同胞科学家们拍几张照片。

  门虚掩着。敲敲门,无人应答。拉开一角,几双雪地靴散放在门厅。显然,里面有人。

  礼节告诉我,未经允许,万万不可擅自进入。剩下的只有不太礼貌的一招:在半开的门夹缝中叫门:“你好!有人吗?”——俺用的是母语。

  “不到黄河不死心”——站在“黄河站”门前,想起这句老话,俺那不知深浅的“幼小心灵”还线

  黄河站后面的苔原上,一只欧亚驯鹿在悠哉游哉地觅食。从它偶尔抬头时露出的安详眼神可知,这里的人类与驯鹿之间显然已经建立了和谐社会。

  除北极熊、驯鹿、北极狐之外,岛上已发现的鸟类约30种,大部分是候鸟,最常见的有小海雀(Little Auk)、北臭鸥(Northern Fulmar)、厚嘴海鸦(Thick-billed Murre)和黑足海鸥(Black-legged Kittiwake)。岩雷鸟是唯一的越冬鸟类。

  3岁以后,北极燕鸥开始生儿育女。大多数情况下,它们每年都在固定的区域交配和繁殖,斯匹兹卑尔根岛就是它们的繁殖地之一。

  1916年起,挪威的国有企业国王湾公司(Kings Bay AS)开始在这里采煤,于是就有了名叫新奥勒松的小镇。

  国王湾煤矿关闭后,留在新奥尔松的,除了一座简单的博物馆,只剩下一段矿区铁路和牵引矿车的火车头——这肯定是世界上最北部的铁路与火车了。

下一篇:没有了